档案研究
首页 > 档案编研 > 档案研究
名不见经传的曲阜古泮池 乾隆爷知错就改传佳话
 
信息来源: 曲阜师范大学档案馆 发布日期: 2014-10-11

说起曲阜,大家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人文景区——“三孔”,即孔府、孔庙、孔林。其实,在曲阜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小城内,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文景区,有些景点虽然不大,但却名不传经传,有着传奇的历史以及名扬千古的典故。古泮池就是其中的一个。有谁能想到,《诗经·泮水》里的名句、中国最早的园林遗址、乾隆皇帝更正”金口玉言”的典故等都与古泮池有关。
古泮池,位于曲阜城内东南隅。古泮池,位于曲阜城内东南隅。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有“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”,“鲁侯戾止,在泮饮酒”等句想必大家都已熟知,但诗中“泮水”的地理位置,大家可能就非常陌生了。其实,诗中的“泮水”,就是指的曲阜古泮池。这里原是鲁僖公的泮宫,也是孔子及其弟子课余游憩的场所。这块人工开掘的方形池塘,周围垂柳环绕,池内鱼跃荷香,景致煞是美好。据传孔子课余,常带群弟子“游泮”。后世便把读书人入学叫做“入泮”。据记载,古泮池系古鲁国泮宫所在,以后历代对池进行修整,并在池周围建筑宫殿。汉时在古泮池附近建了著名的灵光殿。西汉初年,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,常到此垂钓,故又称“太子钓鱼池”。明代,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泰(绪)在池北建有别墅。清高宗乾隆皇帝到曲阜朝圣时,以此为行宫。1755年衍圣公孔昭焕在古泮池北为皇帝始建行宫。该宫呈3路布局、5进院落。宫前池上筑亭、桥多处,植奇花异木,成为曲阜境内一大景观。乾隆帝八次到曲阜朝圣,皆居于此。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在古泮池兴建文昌祠。回溯历史,古泮池自春秋时的鲁僖公在公元前643年肇建以来,奇迹般地延绵2600多年,《诗经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和《水经注》等文献,以及自西汉直至明代的众多有关碑刻中都有记载。古泮池是一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的地方;是最早的官学遗址、最早的接待场所;在中国乃至全世界,古泮池无疑也是一座延续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园林。
古泮池的历史典故中,最著名最生动的就数乾隆爷知错改错,破例更正“金口玉言”的记载。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,乾隆皇帝第二次到曲阜朝圣,驻跸古泮池畔。当说起古泮池的历史时,未考察现在的明城即在当年周鲁城之内,泮池在明城中,就是在鲁城中,只想到宋时东面的仙源县是鲁故城,于是便怀疑所驻的泮池不在鲁城之内,在他所写出的《古泮池杂咏六首》的第一首中写着:“十里东郊旧鲁城,新城安得泮池名,采芹献馘今符古,聊听传讹此驻旌。”诗中流露出对于自己慕名驻跸假泮池有后悔之意。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尽管不对,但是皇帝金口玉言,他南下以后,此诗仍刻作“御碑”保存下来。
过了一年,他第三次来到曲阜,见古泮池已建立起皇帝离宫。住下以后,仔细披阅了一下志乘,又听了曲阜有关人员的讲述,才大悟去年自己在诗中把古泮池的来历搞错了。作为一个封建皇帝来说,从来是自信自己绝对正确,不愿认错的,但乾隆皇帝却并非如此,他马上又写了一首《驻跸古泮池诗》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。诗中写出“此地非常地,新城即故城”的句子。又令人刻石,以永志不忘。除此之外,他又做了一篇自责自省的文章,并命人刻于诗碑之阴,以留记永久。文章的开头就说:“甚矣!读书之忌粗疏浮过,不沈潜深造,博综详考,执一为是,譬为禾者卤莽耕而卤莽获,确乎其弗可也!今之泮池,非古之泮池欤!”文章接着详细谈到当时的古泮池在鲁城中的道理,对自己以前错误的结论进行了剖析和否定,最后又重复了开头的几句话作为结尾,充分体现出他要据此接受教训,以后读书时不再“粗疏浮过”,不再不了解情况鲁莽地下结论地态度。
乾隆帝在此事上知错就改,并公诸于世地谦虚态度,对人很有启发。这样做地结果,不但无损其名声,反而会提高自己地威望。这一历史插曲,也为古泮池久远地历史增添了一些光彩。

现在的古泮池依然存在,可惜的是四周已经被垃圾侵吞,面积也变得很小了,历代行宫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了。在古泮池的北边尚有文昌祠。2007年文昌祠进行了翻修,但“垃圾池”的外貌仍未改观。池中间小岛上的亭子如今已成土丘,上面生长的芦苇在午后的残阳下随风摇摆……

(吕钢文)




上一篇:· 孔子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之我见
下一篇:· 孔庙乐舞的发掘

上一篇:· 孔子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之我见
下一篇:· 孔庙乐舞的发掘

 CopyRight 2014 版权所有:曲阜师范大学档案馆    日照校区地址:日照市烟台北路80号 邮编: 276826
联系电话:0537-4456005(智能语音)  13054967310  15554731821  (曲阜)  0633-3981137(日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