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当初,地处省会济南市的山东师范专科学校,为什么迁址曲阜,改叫曲阜师范学院?不知始于何时,出现了一个颇有故事性的说法。说是1954年,印度总理尼赫鲁到曲阜参观,在向陪同的周恩来总理的发问中,涉及到了在曲阜办大学的问题。于是,便有了后来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搬迁改名之事。
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?在此,本文愿意明确地指出,这是一个没根没据的虚妄之说。
现在,让我们依据有关资料,弄清事实,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,并望能就此终止那个以无作有的佳话,不要让其再继续迁延下去了。
1982年,新华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(1949-1980)》记载:1954年10月19日--10月31日,“印度总理尼赫鲁访问我国”(第447页)。至此一句,11个字。这之前数月,我国总理周恩来曾于1954年6月25日--6月28日访问过印度。28日,中印两国总理“发表关于会谈的联合声明,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:(一)相互尊重领土主权;(二)互不侵犯;(三)互不干涉内政;(四)平等互利;(五)和平共处”(第446-447)。
可以推断,尼赫鲁可能是作为回访来到我国的。离开北京之后,他到了曲阜。
在曲阜,尼赫鲁干了什么呢?《中国共产党曲阜市历史大事记(1919.5--1996.12)》(1998年,中共党史出版社)第118页,用16个字记下了尼赫鲁的曲阜之行:1954年10月“下旬,印度总理尼赫鲁到曲阜参观访问”。
以上,两大事记表明,周恩来总理并未陪同尼赫鲁访问曲阜(这里,顺便说一句,周恩来同志从未来过曲阜)。因此,所谓中印两国总理一起在曲阜谈什么办大学之事,纯系子虚乌有。
这个“陪同”说,不知是谁人出于何种想法造出来的。因其有故事性,所以也就有了吸引力、迷惑力,容易使人信以为真,似乎我国的第一所农村大学是由外国的政要人员催生出来的;而且,也容易使人津津乐道,传之久远。因此,我们有必要予以重视。
事实是,在曲阜办大学,是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,完全由我国自行决定的。它与尼赫鲁是毫不相干的。在此,我们来回看一下当年的历史吧。
1995年四十年校庆之际,我校编写了《曲阜师范大学校史(1955--1995)》,对刚刚建校的山东师范专科学校为什么又从济南移址曲阜,改叫曲阜师范学院,是写得有根有据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。我们不妨再简要地转述一下。
1954年1月16日,山东省教育厅向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打报告提出,根据中等教育发展的需要,拟于当年新建一所高等师范学校。华东教育局同意于1955年建校。8月12日,山东省教育厅以(54)教高字第四号函正式向国家教育部申请,拟在济南千佛山下创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。9月4日,教育部答复同意,但鉴于济南市已有山东师范学院,建议在青岛建校。因山东省教育厅仍要求在济南建校,教育部遂于1955年4月向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正式批复函,同意“1955年暑期成立师范专科学校一所,校名定为山东师范专科学校,校址设在鲁西地区(如聊城、菏泽等地,由你省考虑决定)。1955年暂设中国语文、历史、数学三科,招生200人。请积极进行筹备,以便按期开学”。遵照此批示,省教育厅又做了进一步研究,再报教育部批准,确定把学校建在孔子的故乡曲阜县。并决定,曲阜未建成校舍前,暂在济南借地开课。
2005年版的《曲阜师范大学史(1955--2005)》,又重述了以上的学校筹建情况。
这所1955年应需而创建于济南市,1956年搬到曲阜的山东师范专科学校,就是当年齐心协力、艰苦创业、风雨兼程的曲阜师范学院,就是而今追求卓越、业绩辉煌、芬芳华夏的曲阜师范大学。
(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教授)